剩河豚能吃吗?

河豚鱼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的鱼类。在我国主要产于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且在淡水和海水中均能生活。很多地方盛传“拼死吃河豚”的说法,足见吃河豚是危险的,可致人死地。

■为什么河豚鱼会引起中毒?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是河豚毒素,它是一种神经毒,人食入豚毒0.就能致死。河豚的肝、脾、肾、卵巢、睾丸、眼球、皮肤及血液均有毒。以卵、卵巢和肝脏最毒,肾、血液、眼睛和皮肤次之。毒素耐热,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每年春季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这时鱼的毒性最强,所以,春天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捕获的有毒鱼类,如河豚鱼应拣出装箱,专门固定存放”,所以,河豚鱼还是不吃为好。仅有少数人是拼死吃河豚,但多数人是因不认识河豚鱼而不小心吃了引起中毒。

■河豚鱼中毒有哪些症状?

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发病急,来势凶猛。开始时手指、口唇、舌尖发麻或刺痛,然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麻木无力、身体摇摆、走路困难,严重者全身麻痹瘫痪、有语言障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中毒严重者最后多死于呼吸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

误食河豚鱼中毒怎么办?

对于河豚鱼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生中毒以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尽快使毒物排出,并对症治疗。预防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管理部门严查,禁止零售河豚鱼,如果发现,将河豚鱼集中妥善处理。

因特殊情况需要加工食用的河豚鱼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反复冲洗肌肉,洗净血污,加2%碳酸氢钠处理24小时,经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销售,其加工废弃物应销毁。

当然,为了预防意外发生,人们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为了贪一时的口味享受而去吃河豚鱼。

■市场公开销售“小巴鱼”

所谓小巴鱼,其实就是人工养殖的河豚。

据《扬子晚报》报道,记者日前来到南京惠民桥特种水产市场采访,发现有好几家经销户专门经营河豚鱼。这些人都不太愿意用“河豚”这个叫法[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而是称之为“小巴鱼”。小的“小巴鱼”每条3元,大些的每斤20元,大约6元到7元一条,一些刚刚死掉的则是一块钱一条。当记者问到这些鱼的毒性时,小老板们都是一副笃定的口气说:“这是人工养殖的,没有毒,可以吃。”一个小老板说,前几年连这种人工养殖的河豚都不让卖,现在可以卖了,但野生的是绝对不允许卖的,市场每天都派人检查。该市场管理办公室人士说,他们在这方面的管理主要是看有没有河豚养殖证,凡是有证的都可以销售。作为南京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惠民桥每天都能卖出上万条的小巴鱼,主要流向其他农贸市场和酒店。

■食品法规明确禁止卖河豚

记者在南京市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士的帮助下,查阅了有关法律条文,《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销售河豚鱼、毒蘑菇、织纹螺等有毒、有害的动植物食品。”《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第3条第(2)项规定,“河豚鱼属含有自然毒素的水产品,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因特殊需要进行加工食用的,经盐腌晒干后安全无毒方可出售。”有关专家解读说,根据条文规定,被禁止销售的河豚同样包括养殖的河豚,也就是说,吃河豚在法律上并没有解禁。

■养殖河豚也有毒但毒性很弱

虽然河豚没有解禁,但人工养殖的河豚每天在市场却大量流通,这是否意味着人工养殖的河豚就没有毒呢?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河豚学名叫暗纹东方豚一号,俗称小巴鱼,这是近年来上海、南通等地水产机构研究培育的新品种,属于控毒河豚,其毒性比野生的要弱很多,每克有毒组织含毒素低于2.2微克,只要处理得当,应该是可以吃的。有关人士认为,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对河豚的禁食规定显得太陈旧,没有跟上现代科技的发展步伐。其实,在江苏沿江的江阴、南通、泰州等地,吃河豚很普遍,事实上已经解禁。在南京一些酒店,吃河豚实际上也一直在悄悄进行。

吃河豚中毒怎么自救?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主要是河豚毒素和河豚酸,毒素对胃肠道有局部刺激作用,被吸收后迅速作用于神经,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传导发生障碍,最后使脑干的呼吸循环中枢麻痹。主要是积极采用中毒的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如尽快催吐、洗胃、洗肠及输液,对呼吸困难者吸氧,进行人工呼吸,注射呼吸兴奋剂,对发生肌肉麻痹者可酌用1%盐酸士的宁1~3mg(成人量),皮下注射,每日2~3次。最近报道,动物试验应用半胱氨酸注射可以迅速解毒,而且应用半胱氨酸处理过的河豚鱼卵喂动物也不发生中毒。半胱氨酸的成人用量为0.1~0.2g,注射前用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溶化,肌内注射,每日1~2次。儿童酌减。应用中须注意对肝脏的毒性。

查看详细

吃河豚中毒有救吗?

通常在临床上,河豚毒素中毒的病人病情往往比较严重。这个时候,有些病人甚至会发生严重的心脏功能的问题,因此这个时候抢救起来,需要使用一些阿托品。或者其他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些病人甚至需要电除颤的方式,帮助病人恢复心率。比较轻微的病人很快都能恢复。

查看详细

河豚鱼怎么吃?

危险!!!河豚的制作过程要求相当严格,不能自己烹制,危险!!!

下面是河豚的资料:

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河豚生有毛发状的小刺。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好像一块锋利的刀片。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国内外,都有吃河豚丧命的报道。虽然,品尝河豚要冒着生命危险,但是由于河豚的味道十分鲜美。所以,还是有众多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饭店。厨师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毕业考试时,厨师要吃下自己烹饪的河豚。因此,有些技术不过硬的人,就不敢参加考试逃跑了。河豚游得很慢。这是因为大多数鱼通常在身体的后半部所具有的游泳肌肉。河豚只好利用左右摇摆的背鳍和尾鳍划水。河豚的牙齿与刺豚的牙齿很相似。河豚的牙齿融合成一个喙。上下腭的牙齿用来咬碎软体动物和珊瑚。河豚将这些生物活的部分连同蟹、蠕虫和藤壶等海洋生物一起吞食。河豚鱼分布于世界各地,约有100多种。河豚鱼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长达1米,重10千克左右,眼睛平时是蓝绿色,还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自动变色。身上的骨头不多,’而且背鳍和腹鳍都很软,但长着两排利牙,能咬碎蛤蜊、牡蛎、海胆等带硬壳的食物。

河豚虽然有剧毒,但其肉鲜美柔嫩无比,人们常把河豚鱼片与日本绘画相提并论,柔和细腻,回味无穷。

河豚鱼肉含的毒较小,而卵巢、肝脏和血液都含有较多的毒素。在中国,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明文规定不准饭店供应河豚鱼。而在日本吃河豚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成为其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河豚鱼加工是十分严格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河豚一般是养在池里的,吃之前用网兜将河豚网出来,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洗净后的鱼块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接着,将其切成像纸一样薄的片,再将这些鱼片摆成菊花或仙鹤一样的图样。吃的时候夹起鱼片蘸着碟子里的酱油和辣椒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吃完鱼片后,再喝上一碗河豚鱼汤,真是爽心可口。

河豚鱼肉虽然鲜美,但处理不当或者贪食太多则会让人一命呜呼。河豚毒素为神经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钾要高近千倍。在日本,每年都有一些人因误食河豚毒而死。

与蛇毒、蜂毒和其它毒素一样,河豚毒素也有其有益的一面。从河豚肝脏中分离的提取物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人们已经将海豚肝脏蒸馏液制成河豚酸注射液用于癌症临床及外科手术镇痛。

吃时千万要小心谨慎,切莫粗心大意。因为此鱼腹中有剧毒,其脊血、鳍尾、肝脏等处,都藏有毒汁,俗语有吃河“拼死豚”之戒。因此在食前,必须请有经验的老师傅将鱼腹内脏拣清,洗净,然后用油煮煎,再放入佐料反复烧煮,更烧得肉烂皮酥,方可食用。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鱼前烧煮一锅“芦根汤”以备解毒之用。总之,食用此鱼,必须特别小心,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河豚的制作过程要求相当严格,但是做出来味道鲜美.自古就有着"食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的说法。查看详细

河豚中毒该怎么办呢?

如果出现河豚中毒的话,应该尽早的到正规的医院催促治疗。河豚中毒的特点是发病较快,患者一旦中毒会很快出现显著、最突出的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包括精神差、全身乏力、不能行走、指端麻木等,可以使用一些肾上腺皮质激素来对症治疗。出现呼吸麻痹的时候,应该使用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

查看详细

河豚鱼人吃了为什么会死猫会吃吗?

河豚鱼的内脏有剧毒,河豚鱼是由它所吃的食物中产生出来的毒素,这样也可以保护到自己,不受一些肉食动物的捕杀。所以人类在食物河豚鱼的时候要不能切破鱼的内脏,才能食用。现在中国的一些河豚鱼养殖可以养出没有毒的河豚鱼,因为河豚鱼的毒素是由鱼食所产生的。只要用合适的饲料喂养河豚,它就不会有毒了。没有经过深加工的河豚鱼是不能贡人食用的,何况是猫。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9-27 热度: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