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寻找野生胡蜂?

寻找野生胡蜂主要有:食物引导、观察取水、搜索取材痕迹、堵蜂路、利用阳光快速寻找等几种方法。

1、食物诱导胡蜂。野生胡蜂冬天很少,夏秋季最多,夏秋季的时候可以把2米左右的细树干枝条末端削尖,穿上蚂蚱、蟋蟀、蜻蜓、鸡肉引诱它们,胡蜂咬食物后会直接飞会窝里,胡蜂会反复往返运送食物直到食物被啃食完,这时应该固定观看,很快就会发现胡蜂窝了。

2、观察胡蜂取水。胡蜂每天都有固定的饮水量,尤其当空气干燥的时候,胡蜂喜欢有阳光照射的水源,每只胡蜂一般都有固定的取水点,取水完毕它们会飞回蜂巢,只要观察久一点就会发现蜂巢的位置。

3、研究取材痕迹。胡蜂筑巢需要不断的补充材料,它们通常会在蜂巢附近啃取树木外皮或枯木作为筑巢材料,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找到啃取树皮的胡蜂,也就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巢穴。

4、观测胡蜂速度。出巢捕食的胡蜂飞行速度快,以S形线路前进。捕食回巢的胡蜂飞行缓慢,飞行路线直,胡蜂回巢时飞行高度越高,距离蜂巢就越近。以此来判断胡蜂巢的大概位置。

5、利用阳光寻找。在日出后的两小时以及太阳落山前的两小时内,是寻找野生胡蜂的最佳时机,这时迎着太阳观看背阴面的位置时,很容易看到飞行的胡蜂,雨后天晴的情况下则更为清晰。

可以在向阳避风的场所或小灌木丛里寻找野生胡蜂, 因为胡蜂一般都选在冬暖夏凉、温湿度适宜的场所营巢,它们在隐蔽的大树洞内营巢,洞内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又有利于御敌、护巢。但不同种类选择营巢场所颇有差异。

胡蜂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丛林中。胡蜂是黄蜂的一种,是膜翅目()细腰亚目(,过去称为针尾亚目〔〕)中胡蜂总科的统称。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在中国分布甚广。

扩展资料:

胡蜂为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开始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5℃时,便开始散团,越冬后成活率的高低主要与抱团好坏有关,所以,在越冬期间,要经常检查,箱笼10-15日进行1次抱团情况检查如果发现散团[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应及时降温,加厚遮光外套。

危害胡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其成虫夜间在蜂巢上产卵,4~5d后孵化出幼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蜂

胡蜂分布全世界。令人见而生畏。长约16毫米,触角、翅和跗节橘黄色;身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大胡蜂属〔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属〔〕)。蜂窝是纸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浆制成。通常较大型的蜂窝单层蜂室可有多达2000多个幼虫室,用多个短柄连接在牢固的悬垂物上或上层蜂室形成圆球状。

胡蜂的别名还为:黄蜂、马蜂、地王蜂(广西)、地龙蜂、红头蜂(云南、贵州)、大土蜂(台语);台湾大虎头蜂;中华大虎头蜂;黑腰蜂(云南、贵州)。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丛林中。胡蜂是黄蜂的一种,是膜翅目()细腰亚目(,过去称为针尾亚目〔〕)中胡蜂总科的统称。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在中国分布甚广。

黄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组成各自的群体并建造共栖的巢穴。多数黄蜂在树上用蜂蜡或干草等材料建造结构复杂的巢穴。这种巢穴非常结实,能够经得住风吹雨淋。

一般气温在12~13℃时,胡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晚间归巢不动。有喜光习性。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胡蜂嗜食甜性物质。在500米范围内,胡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可以跟着胡蜂走就能找到巢穴。

找胡蜂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只要找一些虫子如青蜓,蚂蚱等,挂在竿上,见蜂在那飞您就伸过去,它吃之后就在它的尾部拴上白的东西,如白鸡毛,白的东西飞到哪就是哪了。

花最多的地方(采蜜)和树木最多的地方(安巢)。2种情况都具备,则就很容易找大马蜂窝。大多都是野生的。

找胡蜂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您只要找一些虫子如青蜓,蚂蚱等,挂在竿上,见蜂在那飞您就伸过去,它吃之后就在它的尾部拴上白的东西,如白鸡毛,白的东西飞到哪就是哪了呀

胡蜂蜜蜂都是蜂、为什么胡蜂不产蜜?

我们这里也叫它马蜂,它是不产蜜的,如果被招惹会主动攻击人,喜欢偷吃蜂蜜和蜂蛹,是蜜蜂的大敌,养蜂的人最讨厌它。蛰人的话会起大包,非常痛,甚至可能产生生命危险,曾经有过蛰死人的记录,所以最好搞掉它,用烟熏+火烧是好办法,不过一定得注意安全,否则…………

查看详细

胡蜂有毒性吗?

胡蜂是黄蜂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一种昆虫。它螫人很疼,但毒性不是很大。全世界已知有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有200种,均为捕食性蜂类。

胡蜂长约16厘米,其触角、翅和跗节均为橘黄色;身体乌黑发亮,上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其体壁坚厚光滑,身上毛较少;嚼吸式口器;通常有翅,胸腹之间是以纤细的“腰”相连着。

成虫体多为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绒毛,有头部、胸部、腹部三对脚和一对触角;同时,它的单眼、复眼与翅膀也较完善,这些都是多数昆虫共有的特征。此外,腹部尾端内有一支退化的输卵管,这就是所谓的毒蜂针。脚较长,还有较发达的翅,飞翔速度很快。

雄蜂腹部有7节,没有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螫针,向上连着毒囊,可分泌毒液,且毒力较强。

胡蜂的毒素一般分溶血毒和神经毒两类,这两类都对人体有危害。被胡蜂螫到,可引起人体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螫到人的血管上,严重时会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则更危险。胡蜂毒刺上没有毒腺盖,一旦螫起来,就会多次发动袭击或蜇人。

查看详细

胡蜂的威力有多大?

胡蜂是蜜蜂的重要敌害,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地区养蜂,外勤蜂常遭受胡蜂为害,受胡蜂为害严重的蜂群弃巢飞逃。在我国农区胡蜂约有100多种,为害蜜蜂的胡蜂主要有大胡蜂、小胡蜂、蜂狼,金环胡蜂、墨胸胡蜂和黄蜂。

1.危害情况

大胡蜂体大而凶猛,危害蜜蜂的时间集中在8~10月,在蜜粉源缺乏时,大胡蜂除在空中追逐捕食蜜蜂外,还在蜂场巢门前等候,捕食进出的工蜂,并将嚼碎的蜂尸残渣弃置于巢门处。群势较弱的蜂群,巢门较大时,胡蜂可成批攻入,蜂群被迫弃巢迁逃或被毁灭。小胡蜂体小,行动敏捷,捕捉蜜蜂较大胡蜂灵巧。小胡蜂攻击巢门口的工蜂时,以俯冲形式捕捉,守卫工蜂摆尾发出信号,招引大批工蜂涌出,聚集巢门前,严阵以待。小胡蜂由于行动敏捷,捕捉1个工蜂后即飞往树枝上,吃后又飞回继续攻击。因此,在巢门外守卫的工蜂没有能力对其群起而攻之,只有当个别小胡蜂钻入蜂群内或落入巢脾上时,大量蜜蜂包围胡蜂螫咬致死。小胡蜂直接捕食的蜜蜂数量虽然不多,但由于干扰破坏蜂群的正常采集活动,给养蜂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2.生物学特性

胡蜂与蜜蜂都是营群居性生活的社会性昆虫,群体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与蜜蜂不同之处是一群胡蜂中多只蜂王可同巢。胡蜂在秋季交尾受精后便进入越冬期,翌年3~4月开始产卵繁殖。

①蜂王

越冬后的蜂王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和补充营养后,各自寻找避风向阳的场所营巢,边筑巢边产卵,一般产20粒卵,当第一代工蜂羽化并参加内外勤活动后,蜂王产下第二代卵,一般产95~150粒卵。胡蜂蜂王卵巢管仅有12~16条,是意大利蜂蜂王的4%,可是胡蜂蜂王可多王同巢,弥补了产卵量少的缺陷。

②雄蜂

是由第三代工蜂中未经交尾受精的工蜂产的卵发育而成。它们可与同巢或异巢的工蜂交尾,交尾后不久死亡。雄蜂最多时,可占工蜂总数的20%。

③工蜂

从事饲喂、清巢、保温、筑巢、捕猎食物、采集、御敌和护巢等活动。工蜂有卵巢管10~12条,发育较均匀。工蜂性情凶狠,蛰针明显,排毒量大,攻击力强。工蜂和蜂王无形态区别。

④营巢

常在隐蔽的山洞或大树洞内建巢,洞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有利于御敌、护巢。蜂巢呈球形,单脾。

⑤群势

种类不同,群势差异较大,一般由lOO~1000只胡蜂组成,最大者可达4000~5000只。

⑥食性

捕食昆虫,多为蝇类、虻类。在其他昆虫饲料短缺时捕杀蜜蜂,将捕捉的蜜蜂带到附近的树枝上,混以蜜囊里的蜜汁,井将咬碎的肌肉拧成团,带回巢内哺喂其幼虫。

查看详细

如何养殖野生胡蜂?

胡蜂养殖方法:

一、生存环境:胡蜂类有着较强的生存能力,从海拔300—3000米的地方、只要有一定数量的树木(杂树林)都会有他们的踪迹存在,这与它们食物的多样性有着密切关系。在云南已知的胡蜂种类多达20余种,目前已知具有养殖价值的大约为8个品种。

在一定的区域内,胡蜂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植被的密度和多样性与否,相对来讲,高密度、多样性植被的区域内胡蜂的种类和数量会相对多一些,反之则会减少。这是因为植物的多样性会给胡蜂带来充足的食物,同时,在一定的区域胡蜂类群体的强弱(巢穴的大小)、种类和数量的多少能揭示该区域周围生态环境的好坏和空气质量的优劣。

二、越冬:所有胡蜂类都需要越冬,到了秋末冬初,胡蜂群体分散,各自寻找向阳、背风地方的洞穴中越冬,在云南地区,胡蜂越冬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生存海拔高度,海拔越高,越冬的时间就会延长,海拔越低,越冬的时间就会缩短,越冬时间最长的是从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3月下旬,大约为140天左右(海拔2100米以上),越冬时间最短的是从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仅为60天左右(海拔1000米以下)。胡蜂越冬后的存活率极低,大约为万分之三—五之间,而且只有受精后的雌性胡蜂(蜂王)才能存活下来,这种存活下来的每一只蜂就是当年每一巢蜂的始祖。因此,胡蜂的生存方式是以最大的繁殖系数获取最小的生存空间,它们只有这样才能年复一年的生存下来。

三、食物来源;胡蜂的食物结构由四类组成;即含糖树脂类、昆虫类、浆果类和花蜜类。

含糖树脂类:能分泌含糖树脂的植物有;壳斗科属植物麻栎、白栎、板栗等植株,其中以麻栎树分泌最多,而且蛋白质含量最高,其次,部分蔷薇科植物梨树、糖梨也有少量分泌。

昆虫类:其种类比较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昆虫胡蜂不会捕食;

1、有毒类或具有特殊气味的昆虫,

2、身体重量数倍于胡蜂本身而且具有比较坚硬甲壳的昆虫,

3、生长发育期的毛虫,但是在交配产卵期(飞蛾期)仍然是胡蜂喜欢捕食的对象。

浆果类:胡蜂主要是从熟透、具有虫洞或即将破皮的水果咬开果皮后吸食果汁,因此有些果农认为胡蜂对水果的危害较大,事实上在胡蜂咬破的水果中,有95%的是具有虫害或破损、开裂的水果,与虫害相比,胡蜂的存在绝对是利大于弊。因为它们的存在一是会使虫害大幅度减少,二是间接将水果的花期受粉率提高,从而使产量增加。常见的有桃、梨、李、葡萄、荔枝和野生糖梨果、石头果等。

花蜜类:常见的有桉树、香蕉、芭蕉、党参、野生白山茶等花蜜。此外,大约有0。1%的云南松的松针上面也会分泌糖类,也是胡蜂喜欢采集的食物之一。胡蜂的食物除了上述四类之外,它们对所有动物的鲜肉也会品尝,特别是对禽类的鲜肉情有独钟,在食物比较短缺的情况下,它们也会捕食蜜蜂或者身材明显小于自己、不是同种的其他胡蜂种类。

三、生活习性和特点;胡蜂类属杂食类昆虫,除了有着相同的食谱外,还有着以下共同的习性和特点;

筑巢:巢穴材料都是以树木的外栓皮、或者朽木、枯叶经过胡蜂咬碎、唾液粘合而筑成。胡蜂建造巢穴的方法是:内部咬下一层,外部补充一层,所以,大多数胡蜂巢穴的形状无论大小,看起来都是在不断增大的圆形。巢础均为圆型多层,由若干个平行六边形状组成,也就是说;它们懂得使用最少的建筑材料来获得最大的空间。巢穴外壳由3—5层不规则的铠甲片状连接构成,层与层之间有2—4厘米的间距,这样的外壳结构既可使巢内保暖、又可以防止穴内温度过高。

护巢和护食:所有胡蜂类都会对入侵巢穴或接近巢穴的任何动物发起攻击,尤其是对移动着的目标攻击更为强烈,因此,当您意外受到胡蜂攻击时,您最好的选择方法就是借助草木的掩护立即卧倒装死,待其在您周围盘旋数十秒钟后再寻找机会离开。否则,您有可能会被更多的胡蜂攻击。

护食情况多见于大型胡蜂类,当其正在进食(吸取含糖树脂、花蜜或在切割猎物时)期间突然受到干扰时也会向干扰者发起攻击。所以,当您需要观察和接近养殖胡蜂时,您应该缓慢靠近,以免胡蜂误会而向您发起攻击。

四、繁殖:胡蜂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卵期;雌蜂(蜂王)把卵产入巢础,48小时后自然发育成幼虫初期,此时的幼虫大小与卵区别不大,用40—60倍放大镜可以看到头、口、螯形成开始蠕动,此时成年蜂开始饲其汁类食物。幼虫期;从开始进食发育到蛹期大约需要两周左右,第一周以汁类为主食,第二周以固体(昆虫)食为主。蛹期;从卵到蛹大约为10—15天,此时幼虫发育成熟停止进食,自己作茧于顶部封闭,并开始发育羽化为成虫,同时它一次性将粪排便于巢础底部。成虫期;从蛹期发育为成虫破茧而出时大约为10天左右,出茧3天后即会自动外出觅食。胡蜂从卵到成虫大约需要25天左右,但是,适宜的气温、湿度和食物的多少、食物类别的质量等都会影响胡蜂的繁殖生长速度。如果气温在20—25度,相对湿度为60%—70%,同时又有着充足的食物来源,那么胡蜂的生长发育过程会提前3—5天完成。反之则会推迟5—10天。

查看详细

胡蜂是不是马蜂?

胡蜂分布全世界。令人见而生畏。长约16毫米,触角、翅和跗节橘黄色;身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大胡蜂属〔〕)和小胡蜂(小胡蜂属〔Vespa〕)。蜂窝是纸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浆制成。通常较大型的蜂窝单层蜂室可有多达2000多个幼虫室,用多个短柄连接在牢固的悬垂物上或上层蜂室形成圆球状。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28 热度: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