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苦参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包括祛痰平喘、安神、利尿、清热、杀虫、清热去燥、杀菌止痒、通便等。患者出现湿疹或皮肤瘙痒的时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苦参治疗。另外苦参还可以预防心肌缺血,对于缓解心律失常也是有帮助的。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可治湿热泻痢,便血,黄疸,带下,阴肿阴痒。治胃肠湿热所致泄泻、痢疾,可单用,或与木香配伍,如香参丸;治湿热灼伤肠络,肠风便血,痔漏出血,可与地黄配伍,如苦参地黄丸。若治湿热蕴蒸之黄疸[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可与茵陈、栀子、龙胆草配伍,以增强清热利湿退黄之功。若治湿热下注,带下黄臭,阴肿阴痒等,可与椿皮、黄柏、蛇床子等清热燥湿药同用。可治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可单用煎水外洗,或与黄柏、蛇床子煎水外洗。可治淋证涩痛,小便不利,常与石苇,车前子,栀子等清热利湿通淋药同用。本品不宜与藜芦同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苦参有什么作用,属于人参吗?

【药材】中药苦参为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在中国各地均产。每年春秋两季采收入药用。【性味】味苦;性寒。【归经】肝;肾;大肠;小肠经;膀胱;心经;膀胱经。【功效】1、清热燥湿:广泛应用与多重湿热病症,如湿热泻痢外用可以煎汤外洗,用于痔疮,妇女妇科。2、杀虫(外用),利尿查看详细

苦参开花要怎么管理?

正常条件下播种后15天左右出苗。由于杂草生长较快,应及时清除,并适当松土。6月上旬进行根部追肥,以氮肥为主,促使小苗早期的营养生长;8月上旬再进行1次追肥,以磷、钾为主,加强复壮、促进根部营养成分的积累及越冬芽的分化;8月中、下旬培土1次,以促进越冬芽的形成和保护。中耕4~5次。北方地区春季容易发生干旱,应及时进行浇灌,以保证小苗的正常生长。由于种皮不易吸水或种子过度成熟及播种时覆土过深,有第2年甚至是第3年出苗的现象。当年株高左右,基本不开花,秋季植株枯萎之后将枯枝清理干净,加盖十层腐熟的畜粪,一是保护越冬芽,二是对第2年的生长起到追肥的作用。在采收之前,每年均重复上一年的管理工作,同时去掉查看详细

苦参第二年什么时间施肥?

苦参,别名野槐,苦骨,地骨,山槐子等。以地下根供药用,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主治痢疾,黄疸,皮肤瘙痒,疮疡,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瘙痒,腹痛,烦燥发狂,心律不齐,急慢性肾炎等症。主产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形态特征为豆科落叶亚灌木。单数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背面有平贴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冠淡黄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雄蕊10,花丝仅基部愈合;子房柄被细毛。荚果线形。种子3-7粒,黑色,近球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一、生长习性苦参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栽培为好。低洼地,盐碱地,不易种植。二、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查看详细

苦参种子的形态是怎样的?

苦参的种子形态:荚果条形,先端具长喙,干种子之间稍缢缩。种子椭圆状或倒卵状球形,表面淡棕褐色或棕褐色,平滑,稍有光泽。顶端钝圆,下端尖,且向腹面突起而呈短鹰嘴状;背面中央可见一纵棱线(有时不甚明显),腹面可见一暗褐色线状种脊,延伸至顶端为一圆点状合点,至近下端相连于一凹窝状种脐。胚略弯生,淡黄色,胚根短小,子叶2枚。肥厚,基部深心形。千粒重约50克。

查看详细

苦参苗后用什么除草剂?

最好用苦参专用除草剂,分苗前和苗后两种。苗前除草剂于播后杂草出苗前使用,苗后除草剂于杂草3-5叶期使用,既能杀灭禾本科尖叶杂草,又能杀灭阔叶杂草,且对苦参安全。详情请到中国中药材种植养殖网上查阅。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8 热度: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