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蜈蚣草可以给鱼吃吗?

不能,蜈蚣草

【英文名】

【别名】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小贯仲,肾蕨

【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淡,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解毒杀虫。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蜈蚣咬伤,疥疮。

【用法用量】根状茎2~4钱。外用全草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外用的不能吃。

蜈蚣是不是昆虫?

蜈蚣不是昆虫。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分类位置。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其主要特征如下(1)身体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2)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嘴)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3)胸部是运动中心,具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和大部分内脏;(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因此,昆虫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有了昆虫的概念,对前面查看详细

蜈蚣什么部位有毒?

1。蜈蚣的毒腺中有毒液,通过口钳蜇刺注入猎物体内。但是它的毒液口服是无效果的,所以无论是其他动物还是人在吃蜈蚣时都不需去掉毒腺。蜈蚣毒是蜈蚣螫伤人畜时所释放的一种毒素。在螫伤局部可致红肿、灼痛;同时产生淋巴管炎;但全身反应较轻,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脉搏增快、谵语及抽搐等。,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2。蜈蚣()为节肢动物门唇足纲整形目蜈蚣科动物。蜈蚣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中风、惊瘸、破伤风、百日咳、结核、烫伤、疮疡肿毒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蜈蚣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止痉作用、抗真菌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3。蜈蚣的第一对脚星钩状,锐利,钩端有毒查看详细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蜈蚣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证。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治疗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骨结核、乳腺结核及颈淋巴结核等),癌症(食道癌、乳腺癌、皮肤癌、肺癌、子宫癌、唇腺癌等)。1、抗肿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作用。2、抗菌作用:本品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对葡萄球菌,八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并不显示直接的抑制作用。3、促进免疫功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

查看详细

被蜈蚣咬了怎么办伤口怎么处理会死吗?

1。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红肿。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不用碘酒。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

2。蜈蚣在有些地方又叫“百脚虫,蜈蚣越大毒性也越大,被咬后的症状也越厉害。

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起到中和的作用,所以被咬后立即用淡碱水或肥皂水、石灰水来冲洗伤口,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疼痛仍不减轻的服用止痛药和蛇药片。

3。临床表现: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应急处理:蜈蚣咬伤后立即用碱性肥皂水(别用香皂)、石灰水等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全身症状者直速到医院治。

被蜈蚣咬了之后,有两种情况:1、咬伤的地方有点皮肤过敏现象,之后就没事了;2、咬伤后出现头晕、耳鸣、甚至会出现呕吐现象,这就是中毒现象,体能较差的人情况会更加严重;

分析:出现1的情况是被蜈蚣咬伤的伤口较轻,未达到中毒程度,另外也是个人的免疫力较强,把其中的毒素化解掉了;出现2的情况是个人免疫力较差,被咬伤的地方也较严重,毒素进入体内造成中毒现象

咬伤后可用碱性肥皂水(别用香皂)、苏打水、3%氨水、4%碳酸氢钠等清洗伤口,用碘酒、酒精进行消毒。可以用拔火罐、吸奶器吸出毒液。如果有蛇药的话。用温开水化开抹在伤口上,没药可用泡开的冷茶叶(碱性)敷上。

查看详细

被蜈蚣咬伤应该立即用什么洗?

如果被蜈蚣咬伤应该及时用肥皂清洗,用吸奶器或拔火罐方法尽量吸出毒液,然后用鱼腥草或蒲公英捣烂外敷伤口处,如果有头痛、晕眩、寒颤、恶心、呕吐、发烧,甚至出现谵妄、抽搐、昏迷时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救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28 热度: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