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蚯蚓冬天可需要浇水?

冬季气温低,蚯蚓养殖必须保温,避免蚯蚓死亡,降低死亡率。下面我们来讲解一下采用简单合适的方法来给蚯蚓保温,以及冬季蚯蚓的养殖方法:

一.蚯蚓低温生产需砍掉蚓床周围的一切荫蔽物,让太阳从早到晚都能晒到蚓床上;秋天遗留下来的床料不再减薄,让逐次加料来增加床的厚度,加料前老床土铲到中央一条,形成长圆锥形,两边加入未发酵的生料,并采取逐次加水让其缓慢发酵。一个星期后,覆到中央老床土上,蚯蚓开始取食新料后,打平。等新料取食一半后又如上法加一次新料。晴天10点钟后把覆盖物减到最薄程度,让太阳能晒到料床上[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下午4点钟后再盖上。覆盖物要求下层是10厘米厚的松散稻草或野草,上面用草帘或草袋压紧,再盖薄膜。洒水时,选晴天中午用喷雾器直接喷到料床上,保持覆盖的稻草干燥。提取蚯蚓时,做到晴天取室外床,雨天取室内床。虽然冬天蚯蚓长得慢,却因后备蚯蚓群多,也不会影响冬季成蚯蚓的提取量。,到春天天气转暖时再拆堆养殖。

二.蚯蚓的保温过冬许多蚯蚓养殖户在蚯蚓养殖床上平铺一层薄膜,虽然蚯蚓养殖床温度晴天可比最高气温要高8~10℃,但凌晨气温很低时,养殖蚯蚓养殖床上只比外界高1~2℃。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可起到理想的增温保暖功效。

怎样养殖蚯蚓?

养殖蚯蚓方法

1、下种

将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沿着桑园开挖好的沟槽平铺10cm,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叫的蚯蚓种,上而再放5cm的饲料。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2。5kg/m2或1-1。5万条/m2,原则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后期密度可逐渐缩小。

2、遮阴与防护网

蚓种放好后,沟上先覆盖一层塑料防蚊网,再放塑料薄膜,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盖。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湿。

3、温湿度的调节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和蚕儿对温度的要求一样。

冬季桑园采用加厚养殖床到,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也可把冬季桑树枯叶、剪下的桑枝条加厚平铺,再上盖塑料布保温保湿;冬季大棚、蚕室加温需注意火炉必须通烟管,

以防蛆叫煤气中毒,另外,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30min。夏季结合通风每天浇1次水降温,一般情况一星期浇1次水即可。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粪、取叫蚯蚓茧或倒翻饲育床,结合喂料每月2-3次,每次厚度10cm,力求粪料新鲜透气,降低因粪料堆积过厚除蚯蚓粪不及时对蚯蚓造成感病的几率,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分期饲养

蚯蚓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每次给料厚度10cm。分期饲养既有利于蛆叫的常规管理,又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生长,防比病虫害的发生。

6、蚓叫茧及种叫的处理

蚯蚓经过20天的饲养后,经异体交配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可以把种蚓和蚓茧分离孵化,把分离出的蚓茧、粪料及蚓粪混合物堆成新的养殖堆,保持好温湿度。

蚓茧孵化50%时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cm粪料,约经20天即可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每1m2可孵叫茧5-6万,应及时分堆处理,可分成2-3份并覆上新粪料饲喂,经过常规管理约经过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长大。

把从种蚓中分离出的种叫重新搭配后放入新粪料饲喂,20天后即可再次繁殖处理。

7、适时采收

蚯蚓的采收时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环带明显,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时进行,夏季每月采收1次,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扩展资料:

病害防治

1、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

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2、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

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

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

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3、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

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

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

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4、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

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5、水肿病

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

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

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蚓体出现痉挛状结节,变粗而短,环节红肿,全身粘液分泌增多,蚯蚓变白而死亡。

原因是蚯蚓吃了有毒的饲料,如在畜粪堆附近喷过农药,蚓床上浇了污染的水,在蚯蚓暂养育壮处曾堆放过化肥、农药,运送蚯蚓的容器接触过有毒物品,

以及暂养蚯蚓放在薄膜上又不漏水,喂的饲料太潮,蚯蚓生活的环境过份潮湿,气温高时出现蚓体变白,少数死亡。

如因毒害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多次喷水,让有害物质随水洗掉,还要勤添精饲料米糠、麸皮等;室内暂养蚯蚓发病,则要搬离。

如因过份潮湿造成蚓体变白,可添加发酵过的干畜粪或精饲料,与原有潮料和蚓粪拌和,并将薄膜取出,如发现已有少数死亡,即搬入蚓床饲养,以使尚能活动的蚯蚓恢复健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牛粪养殖蚯蚓一亩要买多少种苗?

以普通田地为例,一亩地大约需要80斤种蚯蚓,一斤种蚯蚓(约1000条)的采购价约300元,一亩蚯蚓一年大约吃掉20吨饲料,年费用约1万元,若算上田地租赁费、人工费用,每亩每年的成本支出约5万元。

一亩地每年可以产蚯蚓8—12吨,市场最低收购价约6元/斤,若蚯蚓全部销售,每亩的年收入约9。6—14。4万元,扣除全部成本(除了上述支出,还包括包装费以及其他杂费),每亩最低净利润约4万元,最高接近9万元。

另外,蚯蚓的粪便也能销售,其是不错的饲料,目前其收购价格约300元/吨,不过若是单亩饲养,其产量不高,年净利润约数千元。

拓展资料:

蚯蚓在我国一般的地方都可以养殖,饲料已牛粪或猪粪为主,其它能腐烂的物质都可以养殖蚯蚓

蚯蚓具有喜温、喜湿、喜暗、怕光、怕震、怕盐、怕辣等特性,蚯蚓是变温动物,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长,40℃以上死亡,15-25℃最适宜其生长发育。

蚯蚓饲料的加工发酵与投放。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饲料来源广泛,如造纸和酿酒废渣、水果皮、菜叶及生活垃圾等。一般可按牛马粪50%、鸡猪粪20%、草粪30%备料。

然后,先在地面铺一层2厘米厚的草,放一层粪(厚20厘米),淋湿,依此,共放5-6层,最上面一层用草盖好,让其自然发酵。7-10天翻堆一次,翻堆3次后即可充分发酵,饲料变成黑褐色,无异味,质地松软,有机质充分腐化和分解,即可使用。

饲料的投放可采用分层法、上投法、下投法和侧投法,以侧投法效果较好,即把新饲料投放在旧料的侧面,让成蚓自动进入新饲料堆中采食、栖息,而幼蚓进入较慢较少,这样有利于成蚓、幼蚓、卵茧分离,孵化与养殖分开,避免三代同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蚯蚓如何养殖?

1、下种

将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沿着桑园开挖好的沟槽平铺10cm,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叫的蚯蚓种,上而再放5cm的饲料。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2。5kg/m2或1-1。5万条/m2,原则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后期密度可逐渐缩小。

2、遮阴与防护网

蚓种放好后,沟上先覆盖一层塑料防蚊网,再放塑料薄膜,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盖。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湿。

3、温湿度的调节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和蚕儿对温度的要求一样。

冬季桑园采用加厚养殖床到,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也可把冬季桑树枯叶、剪下的桑枝条加厚平铺,再上盖塑料布保温保湿;冬季大棚、蚕室加温需注意火炉必须通烟管,

以防蛆叫煤气中毒,另外,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30min。夏季结合通风每天浇1次水降温,一般情况一星期浇1次水即可。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粪、取叫蚯蚓茧或倒翻饲育床,结合喂料每月2-3次,每次厚度10cm,力求粪料新鲜透气,降低因粪料堆积过厚除蚯蚓粪不及时对蚯蚓造成感病的几率,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分期饲养

蚯蚓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每次给料厚度10cm。分期饲养既有利于蛆叫的常规管理,又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生长,防比病虫害的发生。

6、蚓叫茧及种叫的处理

蚯蚓经过20天的饲养后,经异体交配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可以把种蚓和蚓茧分离孵化,把分离出的蚓茧、粪料及蚓粪混合物堆成新的养殖堆,保持好温湿度。

蚓茧孵化50%时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cm粪料,约经20天即可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每1m2可孵叫茧5-6万,应及时分堆处理,可分成2-3份并覆上新粪料饲喂,经过常规管理约经过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长大。

把从种蚓中分离出的种叫重新搭配后放入新粪料饲喂,20天后即可再次繁殖处理。

7、适时采收

蚯蚓的采收时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环带明显,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时进行,夏季每月采收1次,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扩展资料:

蚯蚓对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等关键过程的影响,受蚯蚓生态类群、种群大小、植被、母岩、气候、时间尺度以及土地利用历史的综合控制。时间尺度的影响比较特别,如短期内蚯蚓的活动会提高碳的释放和氮的淋失。

但从长远看,蚯蚓活动及其产生的大量微团聚体对土壤有机质有保护作用,有利于碳、氮在土壤中的长期储存。同理,蚯蚓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也因地而异。在人为干扰很少的地方,蚯蚓入侵造成的破坏会小得多。对蚯蚓入侵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地了解蚯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蚯蚓能养殖不怎么养?

蚯蚓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营养丰富,是林蛙的理想活饲料。

小规模养殖可使用盆、箱、筐等容器。生产性养殖可以在房屋、大棚、山洞、窑洞内用养殖箱分层进行立体式养殖,在室外开沟或堆肥进行养殖。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及饲料的需要量,确定使用哪种养殖方式及养殖规模。

无论使用哪种养殖方式,都不能使用单一的基料和饲料进行养殖。使用单一的基料和饲料进行养殖,其产量远远不如使用混合的基料和饲料。

蚯蚓一般栖息在地表下10~20厘米深的土壤中。养殖时将基料放在料床上。室内养殖时可使用养殖箱养殖,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4000~9000条。养殖箱做成60厘米×40厘米×25厘米的敞口箱,箱底和侧面应留有直径1厘米左右的排水、通气孔。箱内基料的厚度15厘米左右,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温湿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室外养殖时,可以在地面上做80~100厘米宽的畦,两畦之间挖20厘米宽、15厘米深的沟。在畦上洒一层腐熟好的基料,厚度10厘米左右。养殖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条。

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基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可在基料上面覆盖一层稻草或草帘,并经常喷水。

成蚯蚓每个月投喂2次饲料。一般在上次投喂的饲料被消化75%左右时,添加新料。每次添料的厚度为15厘米左右。

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当小蚯蚓多的时候,老蚯蚓就会搬家外逃。应及时采收蚯蚓。

查看详细

为什么养殖的蚯蚓没有产量、越养越小?

1.养殖蚯蚓的粪料不足。养殖蚯蚓需要丰富的动物粪便(鸡粪、人粪不可用)和稻草等有机垃圾等,这些物质一定要经过充分发酵才能使用。部分学员对这些材料还没有发酵调制完就用来养殖蚯蚓,结果导致蚯蚓逃离、死亡,或者繁殖下降、生长放慢等;2.蚯蚓是低等动物,低等动物有一个很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退化。蚯蚓的退化是由于蚯蚓近亲交配造成的。造成蚯蚓近亲交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引进的种蚯蚓数量太少,引种数量在3万条以下的是很难保证蚯蚓不近亲交配而造成蚯蚓退化的;二是养殖户对蚯蚓的提纯复壮工作不重视或者没做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8 热度: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