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养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养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药的方剂可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叫做黄耆桂枝五物汤的方剂。

【别名】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

【处方】黄耆9克 芍药9克 桂枝9克 生姜18克 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

【功能主治】补气通阳,养血除痹。治血痹,脉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黄耆补气、桂枝通阳为君;,芍药养血除痹为臣;大枣、生姜调和营卫为佐、使。合用以奏补气通阳,养血除痹之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黄耆汤、黄耆五物汤、桂枝五物汤、五物汤

【处方】黄耆3两,芍药3两,桂枝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

【功能主治】调养荣卫,祛风散邪。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十九)、黄耆五物汤(《三因》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各家论述】《金鉴》:以黄耆固卫;芍药养阴;桂枝调和营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宣胃;大枣益脾,为至当不易之治也。

【临床应用】1.痹:张,形寒,手足痛,肌肉渐肿,劳力行走,阳气受伤,客邪内侵,营卫失和。仿《局方》“痹在四肢,汗出阳虚者,与黄耆五物汤”。黄耆、桂枝、茯苓、炙草、当归、煨姜、南枣。

【摘录】《金匮》卷上

通过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关于黄耆桂枝五物汤的知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黄耆桂枝五物汤的认识是很多的。我们对药材的认识越多的话,在使用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楚这个药物有什么作用,这样就不会怕使用错误的情况出现。

吃桂枝茯苓丸能治疗感冒吗?

指导意见:

吃桂枝茯苓丸不能治疗感冒,感冒多是由于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所以建议您同时服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阿莫西林,双黄连口服液、黄连上清片、维C银翘片

查看详细

桂枝茯苓丸用于治疗什么?

,您可以使用桂枝茯苓丸(水丸),活血,化瘀,消癔。用于妇人宿有瘕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平时要多休息避免劳累.要多喝水多食水果蔬菜.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浓茶、咖啡等。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您,祝您身体健康!

查看详细

桂枝中药材主治什么病?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查看详细

桂枝是一种什么药材?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力较弱)。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30 热度: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