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的概括习性怎么养?

马兜铃(学名:lis),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其果实为中药之一种,称马兜铃。其根称青木香,藤称天仙藤,也可药用,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

北马兜铃

草质藤本。叶纸质;叶柄柔弱,长2-7cm;叶片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心形,长,宽,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扩展,边全缘;基出脉5-7条。总状花序有花2-8朵生于叶腋;花序梗和花序轴极短或近无;花梗长1-2cm,小苞片卵形,具长柄;花被长2-3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呈一长管,内面具腺体状毛,管口扩大呈漏斗状;檐部一侧极短,有时边缘下翻或稍2裂,另一侧扩大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具延伸成1-3cm线形而弯扭的尾尖,黄绿,常具紫色纵脉和网纹;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向下延伸成波状圆环。朔果宽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3-6.5cm,先瑞圆形而微凹,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果便下垂,随果开裂。种子三角状心形,扁平,有小疣点,具浅褐色膜质翅。花期5-7月[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果期8-10月。

马兜铃

草质藤本。根圆柱形。茎柔弱,无毛。叶互生;叶柄长l-2cm,柔弱;叶片卵状三角形、长圆状卵形或戟形,长3-6cm,基部宽1.5-3.5cm,先端钝圆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稍扩展;基出脉5-7条,各级叶脉在两面均明显。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长l-1.5cm;小苞片三角形,易脱落;花被长3-5.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成漏斗状,黄绿色,口部有紫斑,内面有腺体状毛;檐部一侧极短,另一侧渐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顶端钝;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于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稍具乳头状凸起,裂片先端钝,向下延伸形成波状圆环。蒴果近球形,先端圆形而微凹,具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沿空间6瓣开裂;果梗长2.5-5cm,常撕裂成6条。种子扁平,钝三角形,边线具白色膜质宽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喜砂质黄壤。耐寒。适应性强。

编辑本段园林用途

常于郊野路边、林缘、灌丛中散生。在园林中宜成片种植,作地被植物,任其蔓延。亦可用于攀援低矮栅栏作垂直绿化材料。果实和根可药用。

编辑本段繁殖培育

播种或分株、分根法繁殖,易成活。

马兜铃有什么作用?

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其根、茎、果实都称马兜铃,马兜铃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其茎称天仙藤有理气、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其根称青木香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

查看详细

马兜铃可以用什么代替?

马兜铃可以使用一些抗炎抗菌的药物来进行代替,马兜铃是具有一定毒性的,如果过量的食用,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也可能会使患者出现脱水的现象,如果脱水比较严重的,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马兜铃还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酸性物质积累,引发患者出现酸中毒的现象。马兜铃主要能够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同时还有消炎杀菌和降血压的功效。

查看详细

哪些植物含马兜铃酸?

1、天仙藤

茎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3毫米;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褐色,有纵棱及节;质脆,易折断,断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维管束。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淡黄褐色,基生脉明显,叶柄细长。气清香,味淡。

2、朱砂莲

朱砂莲又叫做背蛇生,是一种藤本植物。朱砂莲的根呈块状,较长,且经常相连,其根的表面还具有很多皱纹,不规则。作为一种中药材,朱砂莲的功效极大,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不过,朱砂莲的副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3、马兜铃

对呼吸系统有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还具有抗肿瘤、抑菌、降压、抗生育、舒张支气管、收缩平滑肌等作用。

4、广防己

身痛、关节痛:广防己3钱,威灵仙4钱,蚕沙3钱,鸡血藤5钱,水煎服,水肿、小便不利:防己、黄芪各3钱,白术2两,甘草1钱,生姜2钱,大枣3枚,水煎服。

5、青木香

青木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酮,并含马兜铃酸、青木香酸、木兰花碱、土青木香甲素及丙素等。青木香煎剂对多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有明显降低血压作用。其所含木兰花碱对肾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明显。

马兜铃酸类化合物中,主要的毒性成分为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其在硝基还原酶的催化下,一部分被还原为马兜铃内酰胺,另一部分在还原过程中进一步与DNA作用,形成加合物。

在马兜铃酸类衍生物对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研究中发现,各衍生物毒性的强弱与其化学结构有关。硝基是马兜铃酸类衍生物中最主要的毒性基团,此外甲氧基和羟基的存在可以使马兜铃酸的毒性进一步加强。

其中马兜铃酸Ⅰ是马兜铃属植物中毒性最强的成分。另有研究发现,不但马兜铃酸具有很强的肾毒性,其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同样具有肾毒性。

马兜铃酸致突变和致癌毒性是由其代谢的中间产物马兜铃内酰胺氮离子引起的,因为它具有很强的亲电能力,能与DNA碱基环外氨基亲电结合,生成相应的加合产物,使RAS基因和P53基因发生突变,进而诱发肿瘤。

查看详细

什么是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具有明显肾毒性,可造成肾小管功能受损,甚至存在引发肾癌的风险。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马兜铃酸列为潜在致癌物质,2012年将其列入Ⅰ类致癌物质,截至目前列入Ⅰ类致癌物质的还有黄曲霉毒素、烟草、酒精饮料等共116种。

可用于支气管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肾炎、前列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疖病、痤疮等,多与抗生素等配合使用以加速痊愈。此外尚可用于肿瘤病人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数下降。

马兜铃酸类化合物中,主要的毒性成分为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其在硝基还原酶的催化下,一马兜铃部分被还原为马兜铃内酰胺,另一部分在还原过程中进一步与DNA作用,形成加合物。

在马兜铃酸类衍生物对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研究中发现,各衍生物毒性的强弱与其化学结构有关。硝基是马兜铃酸类衍生物中最主要的毒性基团,此外甲氧基和羟基的存在可以使马兜铃酸的毒性进一步加强。

其中马兜铃酸Ⅰ是马兜铃属植物中毒性最强的成分。另有研究发现,不但马兜铃酸具有很强的肾毒性,其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同样具有肾毒性。

又通过对马兜铃酸代谢过程及代谢酶的研究证实,马兜铃酸致突变和致癌毒性是由其代谢的中间产物马兜铃内酰胺氮离子引起的,因为它具有很强的亲电能力,能与DNA碱基环外氨基亲电结合,生成相应的加合产物,使RAS基因和P53基因发生突变,进而诱发肿瘤。

查看详细

马兜铃酸肾病是怎么回事?

您现在患有马兜铃酸肾病考虑是因为您服用了含有马兜铃酸的食物或者药物引起的,这类的药物对肾脏造成损伤,引起肾脏病变,从而导致的肾脏功能衰竭。一般最常见的是含有关木通的中药材,您可以对症治疗。平时不要吃含有马兜铃酸的食物,比如土豆,还有不要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3 热度: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