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如何治疗?

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性的抖擞。这种毒素,只要进入人体后会发病比较急。而且治疗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多数的患者在几分钟之内或者是几个小时就能够导致死亡。在河豚毒素进入身体的时候,会出现口唇麻木的现象。很快的,会导致呼吸衰竭。出现口唇麻木。立即发现应该立即送往医院。入院以后应该首先进行洗胃导泻。补充体内的液体。在这期间还应该尽快的上大量的激素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果患者已经很严重的时候[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还应该进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治疗抢救患者应该以时间为主。河豚中毒患者后期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瘫痪。或者是呼吸肌的现象。如果出现呼吸肌麻痹的症状的时候,应该进行用呼吸机辅助治疗。

吃河豚有什么好处?

河豚是比较珍贵的海鲜,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健脾、利尿、祛风湿,促进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能够改善食欲,调理脾胃功能,缓解疲劳,清除体内毒素和垃圾,美容养颜。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健脑益智,提高记忆力。但是,河豚有毒,吃河豚一定去除有毒部分,这种毒素还具有医学价值,可以提炼成镇痛药物。

查看详细

河豚中毒应如何急救?

,像您说的这种情况。河豚会把平时吃的食物了的毒素,聚集在体内,没有烹饪好的河豚吃了会出现中毒反应。 如果河豚中毒,应该立即拨打120,并及时的催吐。多喝水,别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注意休息,调整好心情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查看详细

河豚在海里叫什么?

河豚在海里还是叫河豚。

河豚生活在北纬45度至南纬45度之间的海水、淡水等水域。

河豚能生活在海里,是因为它有洄游习性,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

当年出生的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翌年春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长大至性成熟后再复进入江河产卵。

秋季水温下降,开始降河,和其它种类一样游向深海区,12月初返回深海区越冬。当年出生的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翌年春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长大至性成熟后再复进入江河产卵。进入长江的河鲀于4~6月,在中游江段或洞庭湖、鄱阳湖中产卵。

扩展资料

河豚的毒素:

河鲀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卵巢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而精巢和肌肉是无毒的。如果鱼死后较久,内脏毒素溶入体液中便能逐渐渗入肌肉内。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异。

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6~7月产卵后,卵巢退化,毒性减弱。肝脏也以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强。所以,每当春末夏初鲜食河鲀鱼时,应特别谨慎,必须选择鲜活鱼体,严格去除内脏,以免中毒。

查看详细

河豚鱼应该几月份去吃?

河豚在清明前即一、二月之间吃为佳。

清明前的河豚,其鱼皮上的毛刺还非常细软,一过清明则会变硬,难以下咽哽喉。

苏轼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可见初春的河豚肉正肥美新鲜。

扩展资料

河鲀(;),为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俗称河豚。(注:河豚的叫法存在错误,但被广泛使用,河豚也可以指一种淡水哺乳动物。)自古以来中国食用的河豚皆生息于河中,因捕获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声的唧唧声而得名河"豚"。

另有“气泡鱼”、“吹肚鱼”、“河豚鱼””、“气鼓鱼”(江苏、浙江)、“乖鱼,鸡泡”(广东)、“鸡抱”(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用闽南话读)(福建)、“蜡头”(河北)、“艇鮁鱼”等称呼。古时称“肺鱼”。

河鲀在我国资源极为丰富,中国沿海产54种,年产量约达300~400万吨,沿海一带几乎全年均可捕获。在长江、珠江则在春、夏之间出现汛期,为沿海及江河中下游的主要渔业对象之一。在我国,从辽宁至广东沿海共生活着30多种河鲀,其中的暗色东方鲀进入长江、珠江等水系的中、下游。

查看详细

吃河豚中毒怎么自救?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主要是河豚毒素和河豚酸,毒素对胃肠道有局部刺激作用,被吸收后迅速作用于神经,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传导发生障碍,最后使脑干的呼吸循环中枢麻痹。主要是积极采用中毒的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如尽快催吐、洗胃、洗肠及输液,对呼吸困难者吸氧,进行人工呼吸,注射呼吸兴奋剂,对发生肌肉麻痹者可酌用1%盐酸士的宁1~3mg(成人量),皮下注射,每日2~3次。最近报道,动物试验应用半胱氨酸注射可以迅速解毒,而且应用半胱氨酸处理过的河豚鱼卵喂动物也不发生中毒。半胱氨酸的成人用量为0.1~0.2g,注射前用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溶化,肌内注射,每日1~2次。儿童酌减。应用中须注意对肝脏的毒性。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03 热度: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