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烧梭子蟹?

1,将在买来的新鲜梭子蟹洗净装盘备用,姜、蒜瓣、葱洗净备用。

2、锅中倒入油适量,烧热放姜、梭子蟹翻炒2分钟,倒黄酒、生抽、红烧酱油在翻炒1分钟,加水适量,放盐、糖(平时喜欢放醋的朋友这时也可以一起放)翻炒一下,然后盖上锅盖大火烧5分钟左右。

3、放入葱翻炒下,装盘。烧梭子蟹即可食用。

扩展资料:

梭子蟹

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

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堤及3个疣状突起;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前缘具4锐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梭子蟹

材料

梭子蟹2只,姜1块,葱2根,蒜1瓣,盐,糖,美极鲜酱油

做法

1。梭子蟹清洗干净,去除尾部去蟹腮,用毛刷刷干净,由蟹肚中间剖开,再分切成6块;蟹钳用刀背略砸破;姜切丝,葱切段,蒜切片

2。取适量生粉放入盘中,将切块的蟹两面均匀沾上生粉(使蟹肉细嫩及锁住蟹肉),钳及壳不用沾粉;锅中多放些油烧热后,先放入姜丝蒜片略煸香,再将所有梭子蟹块一同放入锅中

3。大火爆炒至颜色变红,调入多一些的黄酒,适量白糖,美极鲜酱油(可根据个人口味再决定是否需要再加一点点的盐,因酱油本身已经含盐)翻炒,可添加少许水使食材湿润,出锅前撒上葱段再翻炒两下即可

梭子蟹有哪些外貌特点?

梭子蟹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其头胸甲前缘左右两侧各有9枚锯齿,最后一齿又大又长,横向侧方突出,使头胸甲中部宽大,两侧尖细,形似织布用的梭子,故而得名。

在地球上生存的275种蟹类中,梭子蟹属海味珍品之最,经济价值最大,常见的有红星梭子蟹、运海梭子蟹和梭子蟹。这类蟹子胸甲表面具有横行的颗粒棱绒;甲面分区明显,额缘具有4枚小齿;复眼1对,具柄;步足5对,第1对大而坚硬,称螯足;第5对步足平扁如桨,称游泳足,有较强的游泳能力,被列为底栖游泳动物。

查看详细

冷冻梭子蟹怎样处理干净?

清洗冷冻梭子蟹的要点和简单方法如下:

1、室温下解冻冷冻的梭子蟹。

2、用刷子清洁梭子蟹的表面。

3、剥去蟹壳,去掉蟹腮。

4、取出螃蟹的胃和肠以及螃蟹的心脏。

5、从蒸笼中沥干里面的水,在蒸笼中蒸螃蟹15分钟。注意肚脐朝上蒸。

6、蒸完后,拿出来吃。把它浸入姜醋汁中。

查看详细

梭子蟹的习性怎么能养时间长?

1。换水量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主要以添水为主,日换水量一般不要超过15%,到7月中旬把池水加深到最深水位1。5米以上。7月中旬以后,每隔2天~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左右,维持相对稳定的水色和透明度。8月中旬以后,利用大潮进行大排大换,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在50厘米左右。总之,换水原则:好水多换,不好水少换,坏水不换;前期添水,中期小换水,后期大换水。2。水质指标测定梭子蟹在水质不良水域中生活时,很难达到预定的生长效果,为此须作好水质测定、调控工作。水温的测定:每天上午5点~6点,下午2点~3点各测水温一次。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梭子蟹机体新陈代谢速度的快慢,最适水温25℃~28℃。透明度的测定:每天下午2点~3点测一次。根据梭子蟹各个生长时期的不同需要,为其创造不同的透明度,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中期35厘米左右,后期40厘米以上。一个适宜的透明度不仅为梭子蟹提供了暗光隐蔽的环境,减少自残,大量的浮游植物和浮屑为增殖的贝类提供充足的饵料,而大量的贝类正是梭子蟹喜食的饵料。pH值的测定:每天上午5点~6点,下午2点~3点各测一次。海水的值一般在pH8。1左右,梭子蟹适宜值pH7。8~9。0。盐度测定:在换水前后对盐度各测一次。最适盐度25‰~30‰。溶解氧的测定:每日上午4点~6点,下午4点~6点各测一次,要求溶解氧始终大于5毫克/升。氨氮及其他营养盐:有条件的可1天一测,没条件一周一测。氨氮含量较多时,成为梭子蟹的毒害因子,养殖期应控制在0。5毫克/升以下。硫化氢和亚硝酸盐的测定:一周一测。硫化氢的浓度不得超过0。01毫克/升,亚硝酸盐的浓度不得超过0。5毫克/升。二、投喂</B>梭子蟹对饲料蛋白要求较高,关于投饵量的确定,应根据梭子蟹放养密度,生长时期,个体大小,水温水质状况饵料质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饵料一定要投在饵料台上,或沿池边投喂,千万不能投到环沟和深水区域,以免饵料剩余浪费污染池底。幼蟹进入养成区后,开始由于贝类饵料充足,这时不需要大量投喂,一般只在夜间投喂少量的人工配合饲料做为补充,此时需要观察梭子蟹对配合饲料摄食情况,适当调节投喂量。10天后开始增加人工配合饲料和廉价贝类的投喂量,实行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如早5点,晚18点、21点、24点各喂一次。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如下投喂方法:前期少投,高温期少投,阴雨天少投,脱壳时少投,水质差时少投,蟹多处多投,水质好时多投,适温时多投,脱壳后多投,8月中旬交尾后多投,收获前多投。三、日常管理</B>1。观察梭子蟹的活动情况梭子蟹一般白天很少活动,大都潜伏在池底,夜间出来活动频繁,沿池边觅食。密切注意阴雨天、雾天、高温闷热天气、低气压台风天气、夜间等情况容易缺氧,一旦发现梭子蟹缺氧上岸立即换水,泼洒增氧粉,有增氧机的要及时开机。如果白天发现大量梭子蟹游池应从两种情况分析,一种可能是饵料投喂不足;另外一种情况很可能是水质和底质有问题。2。巡池及建池塘日记档案凌晨及傍晚巡池是养殖人员的一项日常基本工作,每日及时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经常检查梭子蟹的摄食情况,注意防逃、防盗。每隔10天~15天测量一次梭子蟹的生长情况,包括背甲长/宽,体重,做好记录,分析长势,及时调整投喂量和调整饵料搭配。四、病害防治</B>在养殖过程中养蟹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放弃或轻视了梭子蟹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保护,放苗密度过大,营养跟不上;或过量投喂鲜活饵料,超出了蟹池自身负载力;有的甚至投喂变质的饲料,造成梭子蟹疾病发生,甚至疾病大流行。科学的水产养殖,以预防为主,注重对水生环境的保护。使用健康的蟹苗,定期给水体消毒,科学投喂药饵(特别是高温季节)。

查看详细

梭子蟹的养殖过程要多久?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我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水温在4℃-34℃,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养殖梭子蟹的管理同养虾基本相似,但还要根据梭子蟹的不同习性,采取相应的不同管理措施。1.池塘的选择凡进、排水方便的中高潮区虾池均适于梭子蟹的养殖,根据梭子蟹的生理特征,对虾塘的环境可稍加改造:一是池塘水深一般为1。2-1。5米。池塘水过浅不利于梭子蟹的栖息和生长。二是池塘面积最好在5-10亩,这样既有利于按梭子蟹的大小规格分塘放养又便于管理。三是池塘底质为泥沙质,以细沙底为佳。沙质底的池中其它生物含量较少,病毒的寄生宿主少,可减少疾病的发生。泥底底质必须清池去淤,以保持池中环境良好。四是池塘底有向排水闸门的降坡度,四周堤内有两米宽左右的缓坡,以利梭子蟹活动。五是为防止和减少梭子蟹互相残杀,应在塘中多开沟渠和设置陶罐、瓦片之类隐蔽物。梭子蟹无打洞越堤的习性,不必设置防逃设施。2.准备工作冬季出池后,清池,杀死池内的滩蟹和虾类,用药5天后进水清池,清除残毒。每年冬末春初将池内陈淤清除,减轻池内污染。清淤后顺池塘挖1-2条宽约l米,深约0。4米的沟,以利于梭子蟹潜伏。3月中下旬用目筛绢进水(池塘水深1米以上),封闸肥水。待水肥后,底播蓝蛤或杂色蛤,作为蟹的中期饵料。一般每亩播蛤苗30kg,蛤苗不可播太多,以防出现长青苔、清水现象。3苗种选择及放养当池水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可放养蟹苗。蟹苗应先在育苗池中降温3天,再放入池塘中,这样可保持较高的成活率。放养蟹苗之前,须彻底消除塘内淤泥,并用生石灰(每亩)或漂白粉(有效氯30%-35%)溶液消毒。同时应检查闸门及闸前的栏网设施,管理好水质。为了当年养成商品蟹(250g以上),应尽量放养第一批梭子蟹苗。放养时应注意同一养殖池必须放养同一茬的苗种。以减少大小不均自相残杀的机会,提高成活率。放养的苗种要求壳硬、色泽光亮、生命力强、附肢齐全、健康而且规格统一。放养密度要根据苗体大小、放养季节,饵料情况和池塘水质等条件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尾/亩。若中秋后小面积蓄养不再蜕壳的成蟹,需经短期育肥后冬季上市,放养密度可在10Kg/m2左右。4饲养管理梭子蟹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大面积养殖以投喂低值贝类为好,其次为鲜杂鱼。体重为0。8g的幼蟹,日摄食量为体重的80-90%,随着体重的增长,摄食量相应的减少。体重30g的个体日摄食量为体重的20-30%,体重达到50g以上的个体日摄食量为体重的10%左右。体重小于20g的个体,不分昼夜活泼摄食,超过20g的个体只在夜间摄食,因此,养殖开始的20-30天,应每天投喂2-4次,其后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梭子蟹摄食时会沿池壁及障碍物活泼游泳,故可沿池壁或障碍物投饵。池塘内养殖的蟹子分布并不是均匀的,据观察往往集群分布在深水、朝阳避风区。平时投饵时应细心观察,在蟹子集中区域重点投饵。总之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饵料充足,以尽量减轻同类的自残现象。投饵量可根据养殖季节、水温、蟹子的发育阶段和摄食状况灵活掌握。蜕壳是梭子蟹生长过程中的生理现象,三疣梭子蟹整个发育过程要经历17-18次蜕壳。每完成1次蜕壳,体长和体重都会显著增加。因此,在饵料中应保证钙质和蜕皮激素的含量,保证蟹子的正常蜕壳。梭子蟹蜕壳时必须先将脐部磨断,对于蜕皮困难的,除加强喂养外,应在池中投石或插杆。养殖池塘的水色,透明度也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蟹子养殖过程中要适当肥水,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为佳。养殖者应根据水质情况调节换水量,高温季节尽量每日换水,日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1/3-l/5。进入9月交尾期后,要保持最高水位,并增加换水量。有利的交尾环境可提高雌蟹价值(雌蟹交尾后,性腺会迅速发育,经育肥阶段后,价值较高)。另外梭子蟹在蜕皮期间耗氧量比平时要大数倍,如换水不及时,会因缺氧使其蜕皮受阻,导致死亡。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温要求在17℃-3O℃,最高水温不应高于30℃,超过30℃梭子蟹有死亡的危险,当水温低于15℃时会影响梭子蟹摄食,甚至停止摄食。海水盐度要求在20‰以上,低于20‰容易导致蟹子死亡。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日常观测,定期进行测量。测其壳长、壳宽和体重等,检查其增长情况以衡量养殖效果。对水温、盐度、pH值、溶氧等水化指标也要定期测量,做好记录。5收获收获时间应在秋末,当水温降到15℃以下,梭子蟹不再继续增重时应及时收获。适时起捕梭子蟹,是优质、高效、高产的关键。应根据梭子蟹是否进入膏蟹期,销售价格和天气条件来决定起捕时间。一般起捕时间安排在12月份为佳,下雨天不应起捕。蟹子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抄网捞取。大量出池时应在闸门固定网笼袋,利用退潮放水,使梭子蟹随流进入笼袋中,当塘内水排到最低时,可用铁耙顺着塘底慢慢耙动。遇到蟹体时小心挑起,用小抄网捞入箩筐或水桶。起捕的梭子蟹要用橡皮筋缚住两只鳌足,以防在箩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6病害防治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梭子蟹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主要有以下几种:6。1病毒病病原主要有疽疹病毒及小核糖核酸病毒。多发生在5-10月份,病蟹行动迟钝,呈昏睡状,蟹爪无力,血淋巴变白,肝胰腺脓肿变白,腐烂发臭,死亡较快。此种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①适量换水,用机械增氧。②饵料中加入免疫多糖连续投喂一周。6。2细菌病三疣梭子蟹被细菌感染后,常表现两种症状:(l)甲壳和附肢等部位凹陷溃烂,如甲壳病;(2)引起局部组织器宫感染或转为全身性败血症,在整个生活史中都可能受细菌感染而发病,主要有弧菌病及细菌性甲壳病。对细菌性疾病,日常应加强养殖管理,避免机械性损伤,发现病蟹害要及时清除,以防疾病蔓延。养成期要降低养殖密度,提高饵料质量和换水率。对于患病的蟹可全池泼的土霉素治疗,也可在饵料中加入1‰的恩诺沙星连续投喂。6。3真菌病常引起梭子蟹真菌病的病原一般有水霉菌、毛霉菌或链壶菌等。此病多由菌种侵入受伤的梭子蟹身体表面所致,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不愈合,伤口部位组织溃烂并蔓延,最后死亡。对于真菌性疾病,日常管理时应彻底消灭敌害生物,减少河蟹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病蟹可用5%食盐水溶液浸洗,并用5%碘酒涂抹患处。6。4寄生虫病多由固着类纤毛虫如聚缩虫、杯体虫或钟形虫等引起。病蟹体表长满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最终因无力蜕壳而导致死亡。患病期间可用①生石灰全池泼洒并更换l-3次病蟹池水。②0。的新洁尔灭与的高锰酸钾混合液浸洗病蟹。其它还有才女虫、阿脑虫及蟹奴等寄生虫病,一般从蟹体表或内脏都能看到虫体,流行季节一般为7-10月份或开春。梭子蟹活动少时易得此类病,一般可用0。5ppm高锰酸钾或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杀灭。6。5环境引起的疾病池塘底部有毒气体硫化氢、氨及生物毒素和高浓度用药引起的急性中毒。病蟹背甲后缘胀裂出现假性“脱壳”或三角膜出现红黑泥性异色或腹脐张开下垂四肢僵硬而死亡。一般要加强水体管理,定期用沸石粉或“氨净”处理底质。发生中毒症状要立即更换池水,换水量为池水的30%-50%。营养性脱壳不遂、肝肿大或其他内脏疾病,一般为缺少钙磷或脂肪摄入过多引起,也有因缺乏维生素等引起。因此,平时饲料中应适当添加脱壳素、磷酸二氢钙及各种维生素,可减少此类病害的发生。

查看详细

冻梭子蟹能吃吗?

螃蟹分海蟹和河蟹,如果是海蟹那是可以吃的,如果河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闸蟹,那死了是千万不能吃的。

因为螃蟹是腐食性的,鳃里面很多细菌,死了以后腐烂得非常快,海螃蟹也最好是吃活的,死蟹不耐保存,蛋白会很快分解变质,引起食用者腹泻等身体不适。

所以记得吃螃蟹一定要把腮挖掉。只有河蟹才是活的,在内地海蟹都是冻的。

它是在活得时候冻上的,因为海产品蛋白质含量丰富,死后会变性,产生毒素,所以在活的时候冻上的可以吃。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8 热度: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