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珊瑚和西瓜霜有什么区别?

草珊瑚含片是由中药草珊瑚为主要成分加工而成的口腔消炎含片。草珊瑚也叫九节茶,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讽通络、活血止痛功能的中药,能治疗发热、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疮疡肿毒、牙龈肿痛等症。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消炎止痛效果,因此,将草珊瑚与其它具有消炎解毒作用的药物配伍制成草珊瑚含片,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效果。

西瓜霜润喉片是由西瓜霜、冰片、火硝、薄荷脑等中药加工提炼而制成的中药片剂,西瓜霜是方剂中的主药,也称西瓜翠衣,是西瓜最外的一层薄皮,瓜皮上常附有一层白色霜样粉末[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因此叫西瓜霜。西瓜霜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润喉等功能,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嗓音嘶哑、口舌生疮等症;冰片能清热解毒、止痛消炎。火硝是一种经加工而制成的硝石,具有消肿、解毒、散结等功效

可用于咽喉肿痛及痈疽肿毒的治疗;薄荷脑是薄荷的提纯物,具有清利发散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火毒生疮、风热上壅等症的治疗。由以上这些中药共同配伍制成的西瓜霜润喉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音润喉、利咽消溃疡等功效。常用于咽炎、喉痹、蛾口疮、声音嘶哑,口舌生疮等症的治疗。也可用于扁桃体炎、牙龈炎的治疗。

草珊瑚与西瓜霜都是具有口腔及咽喉消炎止痛作用的含服片,但草珊瑚含片消炎止痛效果较好。西瓜霜润喉片不仅具有消炎止痛效果,而且还能生津润喉,对咽部干燥肿痛且伴有声音嘶哑的咽喉疾患疗效较好。

口腔溃疡、西瓜霜和锡类散哪个效果比较好?

从下面的说法看,似乎是锡类散好些。

目的初步探讨4种药物治疗口腔黏膜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

方法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325例,随机分成4组:草珊瑚口腔膏治疗组85例、碘甘油组82例、西瓜霜喷剂组75例、锡类散组83例,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草珊瑚口腔膏治疗组、碘甘油组、西瓜霜喷剂组、锡类散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90.2%、76.0%、83.1%.4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草珊瑚口腔膏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是值得推广的药物.查看详细

西瓜霜有消炎作用吗?

西瓜霜不是消炎药的,但对于咽喉部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针对咽喉炎进行治疗,尤其对急性咽喉炎效果更好。出现急性咽喉炎的时候,会有嗓子痛、嗓子干或者灼热感、声音嘶哑或者肿痛的感觉。这个时候可以吃西瓜霜清咽含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消肿、利咽,还能够止疼。

查看详细

为什么西瓜霜不是西瓜味儿呢?

西瓜霜是用成熟的西瓜与芒硝经加工而成的白色结晶粉末,也是一种中药,它的具体做法为: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去瓜瓤及种子,将芒硝填入瓜内,盖上顶盖,用竹签插牢,放入瓦盆内,盖好,置阴凉通风处,待析出白霜时,随时刷下,直至无白霜析出为度

查看详细

西瓜霜是什么?

西瓜霜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成熟果实与芒硝经加工而成的白色结晶粉末,也是一种中药,它的具体做法为: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去瓜瓤及种子,将芒硝填入瓜内,盖上顶盖,用竹签插牢,放入瓦盆内,盖好,置阴凉通风处,待析出白霜时,随时刷下,直至无白霜析出为度。

西瓜霜的功能与主治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乳蛾口疮,小儿鹅口疮及轻度烫火伤与创伤出血;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别名】西瓜白霜

【制法】

一法:用未成熟的西瓜皮与皮硝加工制成。一般于农历8月节后,制备较宜,因天气风凉,瓜不易烂,将较生的西瓜切开一小口,挖出部分瓜瓤,皮硝放入,然后将瓜皮盖好,用绳吊在南边朝北的方向风干,待皮硝往西瓜外面渗出时,刮下此霜即成西瓜霜。——《全国中草药汇编》

二法:将西瓜皮切碎(约10斤)和皮硝(5斤)拌匀,装入黄沙罐内,盖好,挂于阴凉通风处,带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用干净毛笔或纸片刷下,装入瓶内备用。——《中药学》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适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及口疮等症。

【用法用量】外用吹患处,适量。咽下并无妨碍。并可点眼,以治目赤肿痛,加蒸馏水化作眼药水尤良。

【注意】虚寒患者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咽喉类用药——西瓜霜使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二百余年前。清代名医顾世澄将其载入《疡医大全》,被古人称为“喉科圣药”。传统的采霜办法是将西瓜切开,放入中药,将瓜置入大瓦缸中,在阴凉通风处储存。数月后缸壁外有絮状白色结晶体,这就是俗称的西瓜霜。

西瓜霜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七。

【组成】西瓜1个皮消适量

【用法】用大黄泥钵一个,选比钵稍小的西瓜1个放入钵内;将瓜切盖、挖洞,以皮消装满瓜内,仍以瓜盖盖上,竹签固定,再用同样大小的黄泥钵盖上,外用皮纸封牢,放阴凉处。数日后钵外析出白霜,以鹅毛扫下;再吐再扫,直至钵外不再有霜。用时取霜少许吹患处。

【主治】乳蛾,喉痹,口疮,舌糜。

药名

西瓜霜

别名

西瓜硝

汉语拼音

英文名

nat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Thunb.).

归经

归脾;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考证

出自《疡医大全》

科属分类

葫芦科

拉丁文名

natum

主治

喉风;喉痹;口喉;口疮;牙疳;外嗽咽产能;目赤肿痛

各家论述

1.《疡医大全》: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

2.《本草再新》:治喉痹久嗽。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有明显的棱沟。卷须2歧,cm;叶片三角状卵形、广卵形,长,宽,3深裂或近3全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再作不规则羽状分裂,两面均为淡绿色,边缘波状或具疏齿。雌雄同株,雄花,雌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直径2-2.5cm,花梗细,被长柔毛;花萼合生成广钟形,被长毛,先端5裂,裂征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合生成漏状状,外面绿色,被长柔毛,上部5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先端钝,雄蕊5,其中4枚成对合生,1枚分离,花丝粗短;雌花较雄花大,花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卵形,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花柱短,柱头5浅裂,瓠果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径约30cm,表面绿以、渚绿色,多具深浅相间的条纹。种子多数,扁形,略呈卵形,黑色、红色、白色或黄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印圆,经常边缘稍拱起。花、果期夏季。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炮制方法

1.选取尚未熟透的西瓜,取皮切成小块,每10斤加皮硝15斤,拌匀,装入黄沙缸内,缸底先铺一层瓜皮作垫,待拌硝的瓜皮装满后,上面再用一层瓜皮铺没,将缸盖好,置通风处。数天后,黄沙缸的外面,即有白色粉霜不断析出,将霜轻轻扫下,至霜析尽为止。扫下的白霜,拣去沙屑,即成纯净的西瓜霜。

2.选重约6-7斤的西瓜一个,在瓜蒂处切开,挖去部分肉瓤,用皮硝1斤(或更多些))装满瓜内,然后将切下的瓜皮盖上,用竹钉牢,悬挂于阴凉通风处,约10余天后,瓜皮外面即不断析出白霜,将霜陆续扫下即可。制得的西瓜霜,宜存放石灰缸或密闭于瓷瓶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热。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呈白色粉粒状结晶,形似盐,遇热熔化。气微,味微咸。

以洁白、纯净、无泥屑、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

味咸;性寒

药材基源

为葫芦和植物西瓜的果皮和皮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本。

用法用量

外用:入散剂;适量,吹喉。内服:0.5-1.5g,开水或汤药冲。

出处

《中华本草》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4 热度: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