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是怎么引起的?

气虚引起的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因素,比如在出生之前就出现了肺气不足,会出现脾气虚弱,经常的感冒,脾胃消化功能差,肾气亏虚,发育也会迟缓。也有可能是后天性的因素,跟生活中没有调理脏器带来了一些损伤有关系,比如休息时间太短、长时间的过度疲劳、性性生活不节制、女性生产次数多、慢性消耗性疾病、思虑过度、用脑过度等原因引起。

气虚多是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者是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对机体的耗损,或久病,或脏腑功能的减退到导致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如果一个人气虚了,抗病能力就会大大减退,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疾病。

气虚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对于气虚的发生对人体有很多的危害,常常会导致乏力气短、心慌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症状,气虚具体是怎么引起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慢性疾病长期不愈是导致气虚的主要原因,比如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会出现气虚的情况,另外,对于慢性肾病,糖尿病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都是导致气虚的主要原因。第二,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气虚的主要原因。比如经常的熬夜过度的应酬,身体被透支,那么气虚这种疾病很容易发生。第三,不良的情绪,长期的抑郁以及心情的不稳定也是导致气虚的主要原因或者一些大出血失血的患者也是气虚的主要人群。所以,通过以上几点分析,引起气虚的原因有很多。在治疗方面主要是以补气为主,临床上常常会选择人参、党参、黄芪来进行补气治疗。

气虚多是由劳伤过度、久病不愈、脾胃不和脏腑功能减退所引起。气虚也属于亚健康的一种状态,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会出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目眩、失眠、记忆力减退、更年期综合症、说话无力等。平时可以多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有氧运动,多吃含有维生素多的水果和蔬菜来进行调理。

看到您的留言,了解到您身体的状况,其实就是由于您前面说的那些工作上的压力啊,休息不好,导致的呀,继续的治疗要从中医的方面来说,有药物治疗和饮食方面的调整

您的情绪和气虚您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工作上遇到了烦心事,工作压力比较大。心病还需心药医。看看是否能调动工作,减少压力。如果不能调动,就要调整自己去适应目前的工作状况。可以寻找公司领导的帮助来解决现实的难题。心情好了,胃口就好,人就精神了。

可能是神经衰弱引起的,神经衰弱由于长期的工作学习压力大、过度紧张、精神创伤、不良糟杂的周围环境等造成的。建议口服谷维素片或者脑心舒口服液,也可以使用中药安神补脑液等治疗[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如用一段时间营养神经药物,症状没有改善,再让中医大夫按气虚给中草药调理。同时加强体育锻炼,睡觉前少看,不喝刺激性的饮料。建立合理的学习工作方式,生活规律,不熬夜,平时避免思虑过多,保持心情舒畅。

很高兴为您提供咨询,气血,是女人年轻旺盛的法宝,肾脏对于女性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您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会增长身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强各个器官的功能。

没精神,乏力,犯困,睡眠不佳,这些是脾虚湿困的一个表现,同时脾气虚,摄血乏力,月经就会推迟,量少,可以用健脾补气补血的药物治疗。

您的情况考虑胃肠道功能紊乱,建议选用参苓白术散,补脾益肠丸服用.平时再用乳酸菌素片来调理饮食宜清淡,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多吃纤维性食物.多喝水,多休息

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常见气虚症  一般气虚:全身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语言低微,自汗怕动,舌质淡,胖嫩,脉虚无力。肺气虚:呼吸短促、少气懒言、音低等症突出,并有咳嗽、咯痰等症。  心气虚:气短、心悸怔忡、精神萎顿等症突出,并有脉结代、或迟或数,但虚软无力、心神不宁等症。

气虚会有什么特征?

气虚阳虚会出现面色苍白、生活中也比较容易出现头晕目眩,不喜欢说话,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会感觉到非常疲乏,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晕厥,另外盗汗、四肢畏寒等也会一个不落的出现。气短胸闷、心悸、拉肚子、气短、乏力、稍微运动一下就会气喘吁吁,另外还会出现五更泻的情况。气虚阳虚一般可以分为心气虚、脾虚和肾阳虚等。

气阴两虚

如果出现了气阴两虚的情况的话,除了会出现气虚的一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一些阴虚的症状,比如口干舌燥、便秘、乏力、烦躁、尿少、舌苔发红等,如果是心气阴两虚的话除了上述症状还会出现胸闷气短和心悸等症状,想要使得身体变得健康一些可以适当喝一些炙甘草汤和一些补充气血的饮品。如果属于肾阴阳两虚就会表现为头晕眼花、耳聋耳鸣、疲惫健忘,甚至是出现腰膝酸软等状况。

查看详细

气虚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常见气虚症一般气虚:全身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语言低微,自汗怕动,舌质淡,胖嫩,脉虚无力。

肺气虚:呼吸短促、少气懒言、音低等症突出,并有咳嗽、咯痰等症。

心气虚:气短、心悸怔忡、精神萎顿等症突出,并有脉结代、或迟或数,但虚软无力、心神不宁等症。

脾胃气虚: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四肢倦怠,食欲减退等症突出,并多伴有脘腹胀闷、消化不良、大便溏薄及中气下陷脱肛、尿意频频等症。

肾气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并有腰膝酸软、便清长、性机能减退、舌淡润、尺脉虚弱等症。

有这种现象的人可以试试下列药食:

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尤为显著,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更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鲢鱼

性温,味甘,能入脾肺而补气。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鲢鱼温中益气。清代食医王孟英也认为:鲢鱼暖胃,补气,泽肤。故气虚者宜食。

鳝鱼

性温,味甘,有补虚损、益气力、强筋骨的作用,气虚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说它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义补遗》亦云:黄鳝善补气。

鳜鱼

俗称桂鱼。可以补气血,益脾胃。《日华子本草》云:鳜鱼益气。《开宝本草》认为益气力,令人肥健。尤以气虚兼脾虚者最宜。

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樱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气补血,又能补脾补肾。《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

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种补气血果品,除有益气作用外,古代医药文献还认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如《本经》说它益气倍力。《滇南本草》认为葡萄大补气血。《随息居饮食谱》亦记载: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所以,凡气虚伴有肾虚、肺虚和脾虚者,皆宜食之。

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图说》称花生补中益气,不仅如此,花生还有补脾和补肺的作用,这对气虚而兼有肺虚或脾虚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为妥。

山药

为补气食品,凡气虚体质或久病气虚者,宜常食之,最为有益。山药可以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故凡肺气虚或肾气虚或脾气虚的方药中,都常用到它。

燕窝

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养阴补肺的作用,对气虚又兼肺虚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说它大补元气。《食物宜忌》也有燕窝壮阳益气的记载。《饮食辨录》中还指出:燕窝,性能补气,凡脾肺虚弱,及一切虚在气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虚漏汗畏风者,服之最佳。

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为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也是众人皆知的补气食物,它能大补元气。《药性论》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医学启源》还认为,人参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元气。气虚者食用人参,颇有功效,对气虚兼有阳虚或脾虚或肺虚者,食之更宜。同样的道理,党参和太子参也有人参相同的作用,也适宜气虚体质服食。《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故气虚者宜食。由于西洋参性偏凉,且有养肺阴和降虚火作用,所以,对气虚而兼有肺阴不足者更为适宜。

黄芪

性微温,味甘,也是中医极为常用的补气中药,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品。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气。《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根据医家习惯,黄芪常与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同服,则补气之力愈佳,气虚体质食之更宜。

紫河车

性温,味甘咸,是笔者最常用的补气之物,它有着显著而有力的补气强壮作用。明代医家吴球说它益气补精。《本草再新》认为它能大补元气。凡气虚体质者,经常少少服食,确有卓著的补气效果。

此外,气虚者还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番薯、南瓜、白扁豆、黄豆、牛肚、乌骨鸡、鹅肉、兔肉、鹌鹑、青鱼、鱿鱼、章鱼、熟菱、海松子、胡萝卜、豆腐、豆浆、马铃薯、香蕈、草菇、平菇、蜂王浆、红糖、白木耳、白术、甘草等。

查看详细

中气虚要怎么办?

气虚一般会表现出神疲乏力,懒言少语,面色萎黄等。建议平常可以用一些黄芪,党参,红枣,桂圆煲鸡汤喝。也可以用西洋参泡水当茶服用。建议平常可以到当地正规医院配合一下电针,艾灸,耳针等治疗方法来改善体质。平常一定要注意饮食,可以多吃点高蛋白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

查看详细

心气虚怎么办?

补心气。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

(1)宅中汤加减:炙黄芪15克、炙党参12克、朱茯神10克、远志10克、当归10克、白芍l0克、丹参6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炙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气虚,无寒、热象症状者。

(2)养心汤加减:炙党参12克、炙黄芪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朱茯神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百合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气虚偏阳虚症状者。

(3)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2克、炙党参10克、生地黄15克、阿胶珠10克、朱麦冬10克、大麻仁10克、百合10克、广木香6克、生姜6克、大枣5枚。本方适用于心气虚偏阴虚而兼见脉结代,或促者。

以上方药,浓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2.加减变化:若气虚及阳,症见形寒肢冷者加附片6克、荜澄茄6克以温阳;若气虚致血瘀,症见胸闷憋痛,口唇紫绀者在养心汤的基础上加檀香6克、桂枝10克、丹参10克以活血通络;若纳呆、腹胀、大便溏泄者加炒白术10克、薏苡仁15克、陈皮10克、砂仁6克以健脾利湿;兼见血虚,症见口唇淡红,心悸不已者可在宅中汤基础上加桂元肉15克、制首乌12克以养血安神;若兼咳嗽少气,喘促面浮加沉香6克、蛤蚧10克、核桃仁15克焙干共研末,每次5克以固肾平喘:若兼见胆虚,症见心悸不寐.寐中恶梦纷纭,易惊恐,可在宅中汤基础上加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珍珠母15克,以补气益胆安神。

(二)外敷药物

在出现厥心痛、真心痛时,选用下列方药外敷以治其标,暂缓疼痛。

1."心绞痛宁膏"(锦州中药厂):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药物加入载体药物制成药膏。在疼痛发作时,敷贴于心前区,每次用2帖,24小时更换一次,对连续敷贴两周。

2."冠心膏":药用丹参、川芎、红花、当归、乳没、公丁香、沉香、人工麝香等制成药膏。交替敷贴于膻中、心俞、虚里等穴,每穴l张,敷贴12~24小时。

3.取王不留行子敷贴于耳部的心穴、小肠穴、冠状动脉后、前列腺后等穴,每天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40次。每3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三)饮食疗法

1.忌食辛辣,因其逼津外泄,虑其更伤心之气阴;忌食生冷、肥甘,因生冷伤脾阳,肥甘生痰浊,故当禁之。酒易蕴生湿热,耗气伤阴,当戒禁。

2,饮食宜清淡,可进食时令鲜果。亦可食用一些滋补阳气阴精的血肉有情之品,如瘦肉、鱼类、家禽类等。

3.食疗方:(1)百合15克、桂元肉15克,加冰糖少许请钝后,少量频服。(2)百合30克、莲子肉30克、粳米200克煮粥早晚服用。(3)桂元肉30克、大枣15克,加入糯米200克,煮粥食之。

(四)心理疗法:本法是十分重要的。务必使病人情志安定,精神愉快,避免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劝慰病入要解除疾病所造成的精神负担。对西医的器质性病变中出现的心气虚证时,除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外,再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7 热度: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