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和藿香是两种不同的药吗?

严格来讲是同一种药的两种分支,因产地和植物的差别,虽然功效一样,但却有强弱之分,藿香的功效较广藿香要弱一些。广藿香产于东南,藿香全国各地均产。医院和药店开药不会去做这么细微的区分

这要看从什么角度来讲,这个问题比较绕人!因为涉及到植物名,药品名,处方名和商品名等等。

从中药学来说,藿香(这里是药物名称)的植物来源就是唇形科的广藿香(这里的广藿香是植物名称)。现在药典里已经没有藿香而是广藿香。所以中药藿香的正品即是广藿香。医生为了强调藿香的来源,一般的处方名都是用广藿香,可以说处方中出现的藿香均是指广藿香。

而还有一种作为藿香的药物是唇形科的植物藿香(这里也是植物名),就是一般西南地区把新鲜的藿香当作香料的那一种。但是此种藿香并不是中药藿香的正品来源,药典里也并没有记录此药。但它的功效和广藿香大体相同,只是功效较差一些。所以很多地方把这种藿香当做习用品,同样在市场流通,一般叫它藿香或者川藿香。

所以可以说广藿香是藿香,但藿香不一定是广藿香。

是一个东西。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应用】

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若湿阻中焦、脘闷纳呆者,与佩兰等同用;若湿温出起,可配薄荷、茵陈、黄芩等同用。

2。用于呕吐、泄泻等。若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症,可配苏叶、半夏、厚朴、陈皮等同用;若胃寒呕吐者,可配半夏同用;如湿热者,可配黄莲、竹茹;脾胃虚弱者,可配党参、甘草;妊娠呕吐,可配砂仁同用。

3。用于暑湿症。其治暑湿,不论偏寒、偏热,都可应用,临床经常与佩兰配伍同用。

4。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配伍紫苏、陈皮。

此外,可治鼻渊,常可配猪胆汁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

原植物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Fisch。EtMey。)O。ktze。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m,有香气。茎方形,略带红色,上部微被柔毛。叶对生,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11cm[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宽1。5~6。5cm,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的假穗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筒状,具15条纵脉,5齿裂,有缘毛和腺点;花冠淡紫色或红色,2唇形,下唇中部裂片有波状细齿;雄蕊4,二强,伸出花冠外。小坚果顶端有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生于路边、田野。主产四川、江苏、浙江、湖南;有栽培。

采制夏、秋季枝叶茂盛时或花初开时采割,阴干,或趁鲜切断阴干。

藿香又名土藿脊,原产于我国。喜温旺湿润扣阳光充足环境,地上部分不耐寒,怕干燥和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品种

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可3—4月春描,10~15天发芽.发芽较整齐.分株可在春季宿根萌芽后挖起重新栽植.

●繁殖

播种苗3—4厘米高时,进行间苗.苗高6—8厘米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第二次间苗或补苗。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每半月施肥1次.越冬宿根5—6月出苗后,露地栽植或盆栽,6—7月继续开花.

●栽培

主要有褐斑病、枯萎痛和红蜘蛛、蚜虫危害.病害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虫害用80%敌敌畏乳曲1500倍液喷杀.

●应用

藿香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当密集的淡紫红色花盛开时.优美雅致.适用于花境,池畔和庭院成片栽植。十分幽雅,也可盆载观赏。

藿香亦可作为烹饪佐料,或者烹饪材料。因其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故某些比较生僻的菜肴和民间小吃中利用其丰富口味,增加营养价值,如下饭好菜火焙鱼、汉中美食罐罐茶等。藿香还可凉拌食用,用于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

化学成分

广藿香含挥发油约1。5%,油中主要成分是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其他成分有苯甲醛()、丁香油酚()、桂皮醛()等。从广藿香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芹黄素()、鼠李黄素()、商陆黄素()。藿香含挥发油0。28%,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占80%以上。并含茴香醚()、茴香醛()、d-柠檬烯()、对-甲氧基桂皮醛()、α-蒎烯(α)、β-蒎烯(β)、3-辛酮()、3-辛醇()、对-聚伞花烯()等。从藿香中分离出刺槐黄素()、椴素()、蒙花甙()、藿香甙()、异藿香甙()、藿香素()。此外,尚含少量鞣质、苦味质等成分。

药理作用

1。抗真菌作用实验证明,藿香煎剂(8%~15%)在试管内对许兰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亦能抑制多种致病性真菌。试验表明,藿香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及煎剂对趾间毛癣菌及足跖毛癣菌的抑菌浓度分别是3%、5%、10%、15%,提示浸出液的抗菌能力比煎剂为强。

2。抗钩端螺旋体作用藿香水煎剂在浓度为15mg/ml时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当浓度增至31mg/ml时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

3。抗病毒作用有报告指出,藿香中的黄酮类物质有抗病毒作用。从藿香中分离出来的成分可以抑制消化道及上呼吸道病原体——鼻病毒的生长繁殖,藿香中有抗病毒作用的成分是黄酮(黄碱素成分)。以该成分为主,合成的抗病毒性更强、内服易吸收的药物用于鼻病毒感染者,效果良好。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藿香中的挥发油有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的作用。但藿香煎剂对胆囊无收缩作用。

参考资料:自己

应该怎样给广藿香施肥?

广藿香药用部位是枝叶,对肥料的反应很敏感,尤其对氮肥的需要量大,适当兼施磷、钾肥。当氮肥缺乏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而小,分枝小,产量小。施肥原则是先淡后浓,勤施薄施;以人、畜粪尿为主,适当补充化肥;旱季多施水肥。定植1个月后,有新叶长出时施第一次肥,以后大约每月施肥1次。收获前1个月停止施肥。在进入快速生长期前,667米施经沤制的腐熟饼肥70~100千克。查看详细

什么是藿香花?

藿香为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厘米,有芳香气。茎四棱形,上部被极短的细毛。叶对生,具长柄,叶片心状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厘米,宽1--10厘米,先端短渐尖或锐尖,边缘具钝锯齿,叶面无毛或近天毛,散生透明腺点,背面被短柔毛。轮伞花序多花,在主茎或倒枝的顶端密集成假穗状花序,长3--19厘米;苞片阔线形或披针形;花萼简状,5裂;花冠唇形,淡紫红色;雄蕊4枚,2强,伸出花冠管外;子防4深裂,柱头2裂。小坚果卵状矩圆形,有三棱,顶端具短硬毛,褐色。以全草入药。解暑作湿,行气和胃。主治风寒感冒,呕吐泄泻,胃寒疼痛,恶心作呕,暑热引起的发热头痛,胸闷等症。藿香是临床常用药,治四时感冒特好,查看详细

广藿香可以治疗哪些症状?

广藿香又名枝香、石牌霍香(习称“牌香”、“正香”)、高要藿香(亦称“肇香”)、海南藿香(亦称“琼香”或“南香”)、湛江藿香(亦称“湛香”),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以全草入药。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散表邪的功能。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适、寒湿闭暑、腹痛吐泻、疟疾痢疾、口臭等疾。广藿香还是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广藿香油是医药工业和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民间还用广藿香叶煎饮避暑湿。查看详细

广藿香要怎样采收?

广藿香的采收:栽培广藿香宜在2~3月进行扦插繁殖育苗(也可在秋、冬温棚育苗),热带、南亚热带宜于3~4月上旬移栽定植(中亚、北亚热带在4~5月下旬栽植),栽培7~8个月后当年即可采收。若要栽培14个月才收获的,亦可在中途分期采收1次。第一次在当年7~8月专门采割地上部分的枝叶(留主茎主枝继续萌芽发篼芽扩大生长),第二次在次年5月连根带茎、叶作全株收获,亩产干品藿香1000~1200千克。广藿香采收时宜选择晴天露水刚干后,把植株全株挖起(亦可用手连根拔起),除净泥土和须根,进行翻晒处理。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2 热度:1346